網站頁籤

Weekly Summary--Week 21

本週重頭戲──上山採藥,三天兩夜的行程,說不上緊湊,但確實增廣不少見聞,體會山地醫療的概況與後山原住民的文化,看文字的同時附上照片

1.百吉村廟前,應該位於前山,也因此這裡是看診人次最多的地方,應該村民集會唱歌的地方,來看診原住民沒有很多,語言還是台語居多,裡面有縫紉機,過去應該也是靠這些機器維持這裡的經濟。

2.福慶宮廟前,還是前山,一行人在此稍做休息,這裡算當地較大的
COT正如照片瞥到的拉拉山水蜜桃,另外有相當多的植物乾貨,最大宗的就是香菇,其次看到最多的是蕃薯,地勢接近台地,視野很好。

3.羅浮醫療站,在這稍事休息

4.很漂亮的建築物,這裡是北橫之星渡假民宿,裡面有販賣一些土產做成的加工品如水蜜桃蜂蜜、水蜜桃濃縮汁、水蜜桃小米酒等。

5.繼續上山,來到比亞外部落,這裡讓我印象頗深,除了藍腹鷴外,本地用了不少樹屋式的建築,以及木製瞭望台,看得出就是細心規畫過

6.下蘇樂教會,養了不少牲畜及果園

7.再上去,光華部落,到這裡已經天黑了,看起來一整個像鬼屋XD,不過居民似乎不少,隔壁還有資訊教室,另外值得一提這裡農作物多了櫻花,也許是因為氣溫較低適合櫻花生長的緣故,經濟來源較低海拔多了一項。另外一提的是當地警員因為感冒的緣故也來找我們求診,我們專程上山的服務可說幫了他一個大忙,阿sir順手就將當地的溫泉介紹給我。

8.到達目的地囉,下巴陵的復興鄉整合醫療站(這是隔天早上拍的)

9.從高處鳥瞰當地店家,旅社及商店還不少,平常日都沒人

10.醫療站大門,服務24小時不打烊,只能說輪班的醫師真的很辛苦

11.該有的東西樣樣不缺,但比較嚴重疾病的還是需要轉診下山


非常充實的兩天行程,非常感謝刁醫師與李醫師的幫助與指導,當然還有很多其他人的幫助,這樣的機會可不是隨時都有,特別是走入大廟後,能接觸的生活圈變小很多,像這樣有機會到處看看可說是人生中難忘的經驗,我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,能夠一同參與及分享乃人生的一大樂事,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時間與機會到處體驗。